第二章: 從黑暗到光明,第二節: 心的現況

         雖然人的潛在意識中存有的是光明燦爛的善我內容,然而這些內容,當人出生到這個地上界來後,都忘了,都記不起來了,於是,只依賴着這一世所形成以適應這個三次元物質界的表面意識,過其有限的、不知明日的盲目生活。而由於人所賴以接觸外界、認識周遭的一切的五官,又只能感知物質界中的有形有色的東西而已,於是,就以為五官所能感知的才是絕對,五官不能感知的就非存在的事象等狹隘的想法、觀念,而過其自以為是的我執人生,使自己明明不敢否定有心的存在,却老早把自己有心的事實,忘得一乾二淨,而過其沈溺於酒色財氣物慾洪流中的迷醉生活,愈沈愈深,不能自拔,不想自拔,沒想過要自拔!這是盲目人生的實態,這是人生的可憐相,這是變成五官奴隸者的現況。

         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會以為他沒有心的,如果沒有心,那他就變成屍體了,屍體而會走動、說話、吃飯,那不就變成精靈鬼怪了嗎?

         我們這個地上界的人,都以為自己有心的,可是人的那顆心,都已滿目瘡痍了。他原來的心的狀態,已消褪得無影無蹤。

         人自己感覺出來的心,只不過是他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的內容、狀態而已。當人在擔憂、煩惱的時候,正是他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充滿着感情領域的黑暗內容的時候,於是他的心亂了,失去平靜了。人的心亂,人失去了心平氣和的狀態,就是他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中,充滿本能、感情、智性、理性四個領域的某領域的黑暗、消極的內容的時候,那就是他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失去「調和」狀態的時刻。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失去「調和」,是人生的生的苦的實際體驗,而由此實際體驗,人的病的苦、老的苦、以及死後展開地獄生活的死的苦,就接踵而至。生的苦,是人生的苦的源頭,由生的苦的實態,才導出人生的病、老、死的苦,而生的苦,就是由自己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失去了「調和」狀態所致。

         人總是喜歡想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種種的,並且又喜歡一味地往壞方面想。人明明不曉得自己的明天,却會想自己或別人的明天以後的事情「或許會壞」,這是一種不自量力而又矛盾的奇怪現象。試想連自己的明天都不曉得的人,怎麼會曉得他人明天以後的事情「或許會壞」呢?沒有想「或許會壞」,不以為「或許會壞」,怎麼會擔心、煩惱、憂悶?而以後的種種,不是好就是壞,或者是平平,為甚麼一定要把它想為「或許會壞」?且是連自己的明天也確實不曉得的人,怎麼會以為他人的明天以後的事情「或許會壞」呢?由於人的這種不自量力的矛盾想法、觀念,使自己的寶貴的心 — 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時時充滿着靈界以下諸世界標準的黑暗想念,使自己的心失去「調和」狀態,而顯現「煩惱」狀態。

         「煩惱」,是人的表面意識想念領域的現況。而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又是接受從潛在意識的想念領域攝取,而經靈子線傳遞過來的生命能,以養育人的肉體生命的機構,因此,該領域一呈「煩惱」狀態,就無法接受由潛在意識想念領域,傳遞過來的生命能,於是,人的肉體生命力,就低落下去,因而病苦等不如意事,就接連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人的肉體生命的基礎生理現象,是由表面意識想念領域的生命能,直接供給的;而想念領域的生命能,進入本能領域後,其能量就供給食、睡、性等本能。人食後的消化,睡眠時的肉體諸細胞的新陳代謝、心跳、呼吸等,以及性機能的發露,這些亦屬於本能的一切能量,都由表面意識的本能領域供應。除了食、睡、性三件事情外,用也是屬於本能領域的能量,所供應範圍的想念行為。用就是使用,使用自己的五官、身體,以及自己自身以外的人、動物、植物、礦物、物質等動、準動、不動的生命。用亦可言為享受。所謂行、育、樂三項,盡包括在用中。

         由於人的本能的食、睡、性、用,人就隨五官的感知物質界外界,而掀起無限慾望以擴張、擴大自己或屬於自己的人們的食、睡、性、用的可享範圍,導致沈迷於物慾而忘却回頭。其實,食的問題,現今的臺灣,並無餓死的人,又沒有三餐吃不飽的,捫心自問,在當今臺灣的社會,真的有人以為自己的經濟力量,只能維持今天三餐飯嗎?不,沒有如此事實存在,大家都有很够自己吃一段日子的三餐的經濟力量的,即使從今天起他沒收入。然而,大家却都還有工作,每一個家庭都還每月每月繼續地有收入,食的問題,在這種事實之前,可不是人人都已不成問題了嗎?再說睡的問題,睡就已包括住的環境了。報紙的廣告,大部份都是房屋,這已證明,我們臺灣的現況,房子已經太多了,人人都已經太够住了。臺灣連乞丐都有很好的睡的環境,那裡還有人無地可睡呢?關於性的問題,在天上界的標準及其對我們這個地上界人的正式規定,是一夫一妻,雖然允許續絃或丈夫死後的改嫁,然而,無論在任何情況,男女的結合,都以一夫一妻為天經地義之事。在我們臺灣,又那裡有人娶不到老婆、嫁不出去的?況且夫妻的緣份,都是自己在天上界時選好約好的,而出生地上界後,又由守護靈們的引導、安排,除非一方到外國去,根本沒有人會錯過和自己從天上界選約來的配偶結婚的機會。用的問題,在自由、民主、繁榮、安定的我們臺灣現況,那裡還有人敢不滿足的?若有人還不滿足,真該把他送到大陸去嘗嘗共產黨專制下的生活苦味看看,看他能活幾個月?還敢不敢不滿自由、民主、繁榮、安定的臺灣現況?

         雖然人人的食、睡、性、用的問題,沒有一個人沒有獲得解決,這是我們這個自由寶島的現況,可是人是永遠不知足的,好要更好,不僅要更好,同時還依然不斷地發露不滿、埋怨的想念行為,以逞其推卸責任之能事,這是盲目人生的癡相。

         於是,人的表面意識的本能領域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義務與責任」,即好好地過活這一趟人生,使自己的肉體生命的本能力量,促使這一趟肉體生命的人生,盡合乎這一趟人生的「義務與責任」,發揮相扶相助、相輔相成的「愛」行,以建立人人皆能過活得很好的地上界 — 大同世界、人間佛國,就埋沒了,被遺忘了,而在時間的流逝間,牢牢地確立了一個我執的大根 —「自我我欲」,在表面意識的本能領域中。

         逞一己之私的無限慾望,無窮盡的貪婪慾望 —「自我我欲」,就是人的表面意識本能領域的現況。

         人的黑暗想念行為的直接發露,表面意識的感情領域的內容,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人都有意識無意識地以為自己很偉大的,偉大到全世界自己最偉大的程度。於是,由此有意識無意識地自覺得的偉大性,使人在其日常生活當中,自然而然地發露下列幾類的黑暗想念行為:

         (一)專事指摘他人、物、事的缺點、短處、錯誤。

         (二)絕對不喜歡人家說他、指摘他的缺點、短處,以及錯誤;一遇到這種事情,就不滿、生氣、報復,而導致害人害己的結果。

         (三)不容許讓他覺得與他同等偉大的人,存在其周遭和他競爭。一遇到有這種人的存在,他就嫉妒,揭發對方短處、隱私,甚至離間對方的人事關係,以孤立對方,使對方變成勢單力薄,招致害人害己的結果。

         (四)一發覺自己真的沒有自己有意識無意識地覺得的偉大,則像消了氣的氣球一般,專事傷心、怨恨、推卸責任、悶悶不樂、委屈、甚至自暴自棄、虐待自己、孤獨自己,變成顧影自憐,非常消極,以黯淡、糟蹋自己的人生。

         於是,人的表面意識感情領域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的「慈悲」隱匿了,因為人的表面意識的感情領域,從出生第十一天開始形成起,而隨着年歲的增多,形成了一個我執的最強的根 —「自己保存」。人的有意識無意識的自以為的偉大性,就是「自己保存」的表現,於是,人動不動就不滿、生氣、嫉妒、悲傷、消極,使自己的心 — 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時時充滿黑暗感情內容的風暴,而有的人就形成「紙包火」的性格,連生他、育他的親生父母,也不敢說他一句半言了,唉!這真是個人的最大不幸,家庭的最大痛苦。這不是生的苦,是甚麼呢?

         人的表面意識的感情領域的現況,就是一個人的我執的最大之根 —「自己保存」。

         表面意識的智性領域所存有的內容,就是一個人這一世所學所習的,除了人倫、道德等普遍性的屬於慈悲與愛範疇以外的東西。一般所謂的學問、知識、常識等等,都是他的表面意識智性領域的內容。這些內容,就是一個人主觀的依據、自以為是的憑藉。所謂「先入為主」的先入感,完全就是智性領域的內容所產生的現象,這是一個人頑固的成因。學問、知識、常識的可貴,在其有用於自己、家庭、社會、國家的實際需要;以個人來說,就是能够解決自己的生老病死之苦,而切實有用於自己的衣食住用,才算可貴,才值得成為自己寶貴的心中的內容。求知就是以增填智性領域的內容為主的想念行為,其本身,並非不好的現象,只是倘若所求的知的內容,無用於人我的衣食住用,亦不能解決人我的生老病死之苦,而只供自己發露誇耀、傲慢、欺騙、使奸計害人或與人爭執的黑暗想念行為的話,那麼那種求知本身,已使自己浪費人生、消耗生命,且將導致破壞人我之間的調和,傷風敗德,擾亂社會秩序,甚至於禍國殃民的後果。因此,一個人除了於國家的正式學校所學習的內容外,若個人有所學習,一定要非常謹慎,千萬別乘一時之興,而學習無用於人己,却至少會增添自己發露誇耀、傲慢的黑暗想念行為的東西,那是很不合算的勾當。人若有時間學習無用於實際人生的知識,倒不如利用那時間,多做些有益於社會、羣眾的事情。例如多到公共場地去清掃環境,多補修自家周遭的水溝、路面,這都有益於自己的健康,又是真正的愛 — 善行,何不樂為呢?

         由於表面意識的智性領域所存有的內容,自己未曾以實際人生的經驗,去好好地反省、止觀其是否對人我的衣食住用,以及對解決人我的生老病死之苦,對給人我的心安幸福有用,而一味盲目地去增添,以為愈博愈好,以加強自己的主觀,強化自己對的自以為是的觀念、想法,使自己愈為緊縮於個我之中,越乖離其活在團隊、社會中的人的實態,而越失去與人、環境的調和,終於失落相扶相助、相輔相成的人生基本態度,而無法腳踏實地地活在實際人生中。

         於是,人的表面意識的智性領域的現況,就變成「主觀」了。由於「主觀」,人就事事以為自己對,而完全失去客觀態度,因此,無法獲得「傍觀者清」的效果,以致於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盲目。

         表面意識的理性領域裡,存有人倫、道德等較為與普遍性內容相似、相等的內容。由於人倫、道德,一般都由地區、國度的風俗習慣導致,因此,其與宇宙神理、法則的絕對普遍性內涵,便不一定完全符合。如果像我國的四維八德等固有文化,當然就等於宇宙神理、法則了,然若把它以個人的主觀立場,胡亂加以不當的解釋,那便不一定會合乎聖哲們的原意了。又如西方國家,關於性方面的濫於開放,把結婚、離婚及男女間的性交涉當做兒戲,則雖然其社會不以為不道德、不違背人倫,但它又怎能說是合乎人的理性範圍的內容呢?因此,人的表面意識的理性領域中,所存有的內容,與大宇宙間的普遍性神理、法則,不一定完全符合,往往存有一段距離。並且,表面意識的理性領域的善,其善又以善自己自身為其主要內容,即其善,以「顧己」,甚至於「只顧己」為其主要內容。表面意識的理性領域,原來是要約束自己,使自己不越出「人道」之軌而存在的,然而,在表面意識的形成過程中,隨着我執的形成,就變質為「只顧己」、「只保全己」的消極、保守的「善」,而失其合乎宇宙神理、法則的普遍性了。

         這種「只顧己」、「只保全己」為主的消極、保守的「善」—「獨善」,就是人的表面意識理性領域,所存有的內容的現況。

         智性領域的「主觀」,使感情領域的「自己保存」愈為牢固;而理性領域的「獨善」,促使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更加猖狂;再由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的猖狂,促令感情領域的「自己保存」,更增添不滿、憤恨、嫉妒等內容,以堅持其有意識無意識地覺得的自以為是的偉大性,以更加牢固其「自己保存」;而當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的猖狂不得逞時,則促使感情領域的「自己保存」,增添恐懼、無奈、悲傷,以增強其智性領域的「主觀」,而使理性領域的「獨善」,再緊縮為更純粹的只顧己、只保全己的更小範圍,令其更加「獨善」。而智性領域的「主觀」的自以為是、自己對、自己沒錯,理性領域的「獨善」的只顧己、只保全己、獨善其身、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的不知足、好貪無厭,感情領域的「自己保存」的誇耀、自大、不滿、虛榮、埋怨、憤怒、擔心、恐懼、悲傷、憂慮、嫉妒、憎恨、報復、無奈等,使想念領域,時常充滿着「主觀」、「獨善」、「自我我欲」、「自己保存」這種種亂心、掛意的內容,而失去其「調和」狀態,形成了人的生的苦 —「煩惱」。

         加以五官所接觸的種種,很多都是猶未屬於己的東西,於是就觸動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又使想念領域充入貪婪;並且,五官所接觸的,盡是他人的缺點、短處或錯誤,因此,感情領域中的不滿、虛榮、自大等「自己保存」的本色,就時而充入想念領域,使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更無法維持「調和」狀態,更陷入重重「煩惱」中。

         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一「煩惱」,那盡是靈界以下諸世界標準的想念,而其行為當然也是相同、同類;因此,就產生心魔,感應、招致天魔、地獄靈、動物靈,光子體的光子量就減低,想念領域、本能領域的生命能亦減少,於是,病的苦、老的苦、死的苦,就充滿前程了。

         人的最基本的苦,就是生的苦,那是由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呈顯「煩惱」狀態所引起。人的心的王國的主宰,永遠是自己自身,並且,隨時隨地,人都能够把持自己的心 — 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不呈顯「煩惱」狀態,隨時隨地,能够把持自己的心呈顯出「調和」狀態,而這件事,宇宙間唯有自己自身能做、做得到。然而,人為甚麼甘願自己的心充滿着「煩惱」呢?為甚麼?為甚麼?這究竟是為甚麼呀?!心中充滿着「煩惱」的時候,自己自身不也覺得很難受、痛苦嗎?可是,人為甚麼甘願使自己難受、痛苦呢?人既然很不希望他人對他不好,那麼,為甚麼老是自己在虐待自己,自己在對自己不好呢?並沒有人叫他要使自己難受、痛苦啊!不要再推卸責任啦!其實,人只要自己不使自己的心呈顯「煩惱」狀態,大宇宙間,包括神在內,並沒有任何人、動物、植物、礦物、物質,能够讓他的心「煩惱」的。這是事實,是鐵的事實、鋼的事實,一個人只要秒秒把持自己的心於安祥,只要自己不煩惱,別人對他是毫無辦法的。

         堅強起來吧!生為人者!心的王國的主宰,永遠是自己自身呀!不要再推卸責任給他人、環境了,那只是弱者的勾當啊!請別忘記,無論你多推卸責任給他人、環境,在煩惱、受苦的,還是你自己;並且,唯有你自己自身,在這一秒鐘,即能打消你心中的煩惱,而立即使你的心中變成安祥、開朗的呀!你必須拿出勇氣去努力這樣做,因為這是生為人的最起碼的義務與責任。試想生為人而想獲得別人愛他之前,是否自己該先愛自己呢?那麼,愛自己不是生為人的最低限度的義務與責任嗎?何況人還需要去愛他人、愛大眾、愛國家呀!連自己都不會愛,怎麼曉得如何去愛別人呢?又怎麼能够去愛羣眾、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