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由心身所構成。而人是活在團隊、社會中的生命現象當體。既然活在團隊、社會中,人就必須受到團隊、社會的適當約束,多自由民主的國度,這種現象,依然絕對免不了。例如人有上學、上班、以及開始一天的營業的時間;三餐飯,又約略有一般性的相同時間;要看電影、電視,上映的節目又有時間的規定、限制。且由於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關係,人又需要受日夜的環境約束,而其起居必又帶有時間性。然而,這一切約束,只約束得了人的肉體行為而已,連人間的國法、人倫、道德,都管束、約束不了人的心的行為 — 想念。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只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人的心的行為是莫測高深而無法受管束、約束的事實而已。這種現象,並不奇怪,而是人的尊嚴的真憑實據,因為人的心的王國的主宰,永遠而隨時隨地,都是自身自己。
然而,很多人却把這種人的尊嚴給放棄了,自甘墮落了,自甘將自己最寶貴的心,出賣給他人、環境了。於是就把自己不幸遭遇的一切責任,推卸給了他人、環境;本想獲取一身的輕鬆,却反而落得滿心瘡痍、心身疲憊、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失去與人之調和、人生樂趣,糟蹋屬於自己自身,並非屬於別人的寶貴人生。人間那裡有比這種現象,更加不合算的事實呢?
人有在這一秒鐘,就使自己的心,從不滿、生氣、埋怨、嫉妒、緊張、擔心、恐懼的煩惱狀態,改變為知足、明朗、樂觀、輕鬆、快樂的安祥狀態的能力,並且是誰都有這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絕對無關於後天性的學習,更無關於學歷、經歷、貧富等等。然而,雖然與生俱來人人就有這種能力,但要真的做到這樣,人却必須拿出很大的勇氣,去繼續不斷地努力,才有發揮出這種能力的可能,因為人的心中即表面意識裡,由小至今,已製造了太強的我執了。我執使人的心的自由性的方向改變了,由合乎宇宙神理、法則的絕對普遍性的無限自由,改變為只緊縮於個我一己之中的狹小的病態自由了。正如被關在籠子裡慣了的小鳥,雖然籠子的門一直沒有關,却也不敢飛到廣濶的天空去了,因為牠已失去勇氣,而只執於籠中天地,以為那就是牠原來的老家,牠的故鄉。於是,人就忘記主宰自己的心的王國之事,未盡過主宰自己的心的王國的義務與責任,而甘願使自己的心的王國,給他人、環境任意操縱、蹂躪,使自己變成道道地地的弱者。
人為甚麼會忘記他自己自身,是他的心的王國的主宰呢?為甚麼沒有勇氣主宰自己的心的王國呢?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已忘記、還不曉得他的真正的自己。人為甚麼會忘記、不曉得他的真正的自己呢?此問的答案,亦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受了五官之迷惑,而以為唯有肉體的他,才是他的真正的自己。而人所以會以為肉體的他就是他的真正的自己,乃是由於其表面意識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感情領域的「自己保存」,智性領域的「主觀」,以及理性領域的「獨善」等我執使然的。因此,人要主宰起自己的心的王國,必須打垮自己的表面意識中的「自我我欲」、「自己保存」、「主觀」和「獨善」現況,才能使想念領域的內容充滿光明,而使想念領域容易維持安祥的「調和」狀態。能够把持自己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時時有安祥的「調和」狀態,則人已確實地主宰起自己的心的王國了。
無論人自以為自己多苦,經濟多不好,生活的擔子多重,他現在既然活着,就證明他現在的生活環境、狀況,足以維持他活。既然能活,既然活着,那就是有得吃、有得睡、有得用;既然有得吃、有得睡、有得用,人是否該在不滿前先「知足」呢?做人的道理,可不是如此才正確?「知足常樂」,這也是古人的明訓啊!做為中華兒女,是否該聽聽祖先的教誨?
人若能「知足」,他的表面意識的本能領域中的「自我我欲」,就無法發露其一味好貪無厭的醜態。「知足」是「自我我欲」的剋星,人如果能够時時「知足」,其「自我我欲」,便定會終於消蹤歛跡的。
「知足」是清除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現況的最佳器具。
「知足」並非消極態度,「知足」是承認事實、面對事實的勇敢態度。並且,唯有「知足」,人才有把握住現在這一秒鐘的可能;「知足」是生的歡喜的源頭,自己的心臟現在跳着,自己現在能呼吸,自己現在有家、有骨肉親朋,自己現在活着,這一切的一切,都要人能把握住現在這一秒鐘,珍惜現在這一秒鐘時,才會有的覺悟,而這種覺悟,才會使一個人徹底地認清他現在這一秒鐘,的確已擁有了很多,這樣,一個人就能够切實地感到「知足」了。很多人以為「知足」就是消極的想法,那是他把「知足」解釋做不進取所致。其實「知足」和進取、不進取無關,「知足」是徹底認清自己的現況的積極態度,唯有如此,人才能切實無誤地邁向自己的前程,這是腳踏實地的勇者的行為。試想常不滿足自己的現況的人,那正證明他現在不够實力,不够資格,還有毛病,還有漏洞,那麼在這種狀況下,他那裡有能力再邁向他的前程呢?連走路都走不動的人,說他要奔馳於萬里鵬程,那不是等於在說故事嗎?如果從小學到高中的考試,沒有一次認真地準備過、考過,而每次都在不滿自己的成績的人,當他說他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拿博士學位,而又說他拿博士學位時,一定表現出全國最佳成績、成就,則聽到他說這種話的人,怎麼會不覺得應該勸他好好地去臺大醫院精神科檢查檢查呢?
「知足」的功效不僅如此而已,人唯有「知足」,才能真的做到由衷的感謝,而唯有「感謝」,才能够拿下自己的表面意識感情領域中的「自己保存」的我執元凶。
人總是不喜歡人家說他的短處、缺點、錯誤的,這是人的通病。其所以如此,就是表面意識的感情領域中的「自己保存」的魔力使然。那麼就承認他有意識無意識地覺得的自以為的偉大吧!可是人有今天的自以為的偉大,是否憑空得來的呢?是否全靠他自己自身的力量獲取的呢?如果父母生他而不養他,他能活到今天嗎?如果沒有大自然的空氣、陽光,他又怎麼能攝取氧和熱能以維持其肉體生命呢?如果沒有地球可踏,他整天浮在空中像氣球一樣地飄盪,他又怎麼能偉大起來呢?而如果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他的吃的、穿的、用的,又要如何去獲取?沒有這些他又怎麼能活到今天?沒有國家的教育制度,沒有國家的諸般建設,沒有國家的治安措施,他能維持今天的偉大現況嗎?這種種,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值得他去由衷地感謝嗎?難道他的自以為的偉大,真的只靠一己之力造成、獲取的?我不相信人會狂傲、不自量力到如此程度?!如果真的有這種人的話,他已不是人了,他已是把自己寶貴的心,出賣給魔王的魔王子孫啦!
「感謝」,由衷的「感謝」,是打垮表面意識感情領域中的我執元凶 —「自己保存」的最佳武器。
而「感謝」,是以「知足」為基礎的。因為「知足」,擁有「知恩」的一面,「知足」本身,就是「感恩」的表現。
「主觀」是「自己保存」的幫凶,人的我執,存於自己以為錯誤中的部份,其實很少;我執的絕大部份,皆存於自己以為對、沒錯之中。「主觀」是人執迷不悟的樞紐,由於「主觀」,人才會促使「自我我欲」製造出無理無由地好勝、好強、好辯的德性,「主觀」是人的爭執元凶。而由於爭執,人的「自己保存」才會不斷地製造出恐懼、不滿、生氣、憎恨、無奈、嫉妒等黑暗感情,而促使「獨善」更緊縮於只顧己、只保全己的範疇,於是就製造出報復、傷害等失去人性的內容,以逞一己之私,而因果循環地去更加強自己的「主觀」。
人要避免「主觀」之害,唯有好好地將智性領域中,對實際人生毫無用處的知識捨去,或不要使它盲動。而其具體方法,就是要使自己的知識,於實際人生經驗中,去獲取是否有用於衣食住用,是否能切實地解決生老病死之苦,是否能給人心安幸福的結果,若是,就存之,若非,就棄之。而該時必須採取的是「客觀」的態度,且要靠「反省」、「止觀」,即停下來仔細看清楚的步驟、手段、方法。知識賴客觀態度的反省工作後,有用於實際人生的部份,就變成真正的智慧,留存於自己的表面意識的智性領域中,這樣,則「主觀」就會化為不動心的根基 —「信」。
以善意的第三者立場 —「客觀」,「反省」知識的實際人生體驗的結果,取其變成「智慧」的部份,而以此「智慧」做為「信」的依據,建立起陽光普照、朗朗乾坤的不動心,以洞悉秋毫,這樣,人的自以為是的「主觀」就不見其蹤影了。
「客觀」地「反省」經驗以立「信」,是根治「主觀」毛病的良藥。
我們這個地上界上多壞的人,都無法欺騙自己,無法有意地欺騙自己,因為人人皆有孟子所言的「不忍人之心」。不能有意地欺騙自己的那顆心,才是人真正的自己,才是道道地地、實實在在的人的本來面目。這一點是人類普遍性相同的最根本依據,這是人的本質,這是人生的真、善、美的基點、出發點。人的可貴,人的尊嚴,人自稱為萬物之靈的依據,都在此不能有意地欺騙自己的心的原態中。人如果沒有這一點,便失去為人的價值了。
人活在天地間,其實是無法獨善其身的。踏的是地球,吸的是空氣,賴以維持體溫於常態的,又是太陽的熱能,只憑這三樣,生為人,就必須感恩、知恩而發露報恩的行為才行的。況且,人又是父母生他、養他、教他,加以學校的教育,以及穿的、吃的、用的,那一樣只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够簡簡單單地獲取的?!沒有國,沒有家,沒有眾生的愛,一個人究竟要如何活下去呢?真的有可能活下去嗎?生活在我們臺灣如此富裕安定的環境下,還有發露不滿、埋怨的黑暗想念行為的人,倘若把他移到一個無人島上去生活,他不會不滿、埋怨得瘋狂、發神經才是奇蹟哩!在這種事實下,人要「獨善」,有可能嗎?又對得起天地眾生嗎?對得起父母、師長、親戚、朋友嗎?對得起國家、社會嗎?而又對得起自己那不能欺騙自己的心嗎?
無愧於心的根本,在感恩、知恩,這就是由衷感謝的實態。只感謝而不報恩,那不是變成廢人了嗎?那不是變成肉體癱瘓的人了嗎?
由感恩、知恩而「報恩」,以立亙古不移的人道,來合乎宇宙間生生不息的運行軌跡 — 諸法無我、不偏不倚的「中道」,此乃治癒「獨善」重症的特效藥方。
表面意識的本能領域的「自我我欲」,被「知足」制服;感情領域的「自己保存」,被「感謝」冲垮;智性領域的「主觀」,以「客觀」的「反省」「體驗」變成「智慧」以立「信」;理性領域的「獨善」,又以「報恩」立「中道」;則人的表面意識的想念領域的「煩惱」,便隨着其他四個領域的變化過程,而愈為淡化。而在「煩惱」的淡化中,「調和」的狀態便逐漸形成,這個時候,人就會切實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安祥了很多,而很容易把持自己的心,使它不發動黑暗的想念。於是,人終於主宰起他的心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