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魔
甚麼呌做慈悲魔?它和慈悲究竟有甚麼不同?
當一個人給人家好處的時候,他自己以為他的這種行為,是由他的慈悲心發露出來的愛行,而完全沒有考慮到,這種自以為是給了人家好處的後果,對人家是好抑壞。這個時候,倘若因他的這種行為而害了對方,使對方更失去其為人本分的話,發露如此慈悲狀態的他,就呌做慈悲魔。
例如給乞丐錢。只以給乞丐錢這個行為看起來,是由慈悲發露出來的愛行。然而如果那個乞丐健康而年壯,給了他錢,便反而增強其懶惰、投機的我執,等於害了他。這樣,給乞丐錢的這個人,在發露給乞丐錢的行為時,就稱為慈悲魔。
慈悲與慈悲魔的區別,在於所發露的慈悲想念的真假。其相異處,有下列五點:
(一)慈悲是為對方着想,而着想的內容有三:
a、減少或不增強對方我執。
b.、不令對方悖逆道德、人倫。
c、不使對方違規、犯法。
慈悲魔即不為對方着想。
(二)慈悲不為自已着想,慈悲魔為自己着想,或者雖然未為自己着想,却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地發露自己的任性。
(三)慈悲不望報,慈悲魔望報,或者長記給人家好處的事實。
(四)慈悲不關心人家是否知道其善行,慈悲魔,却希望或不希望人家知道,其自以為的善行。
(五)慈悲不為對方爾後的行為,而發露誇耀、傲慢、不滿、憤恨、誹謗、責備等想念行為,慈悲魔會。
慈悲魔,像一朶嬌艷的毒花,表面上看起來彷彿値得欣賞,却對人唯害無益。而其害,比毒花更厲害。毒花不害己,慈悲魔却是一個人發露偽我的狀態,會增強其虛榮、傲慢、增上慢等我執,而使其人生更遠離安心、如意的真正幸福。
意識科學
甚麼呌做意識科學?意識科學和心理學、超心理學是否相同?若不一樣,其差別在那裡?
意識科學,是以中道為基準,來端正一個人的想念行為,即實踐八正道,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想念行為,皆合乎宇宙神理、法則之慈悲、愛、調和,令其想念帶破裂,潛在意識流露到表面意識,而受用這轉生輪迴當中累積下來的偉大智慧,以體驗生命的永恒、人生的可貴,使想念充滿慈悲,行為洋溢愛,而調和其家庭、環境。並由感知而臻於自由自在地往來,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的境界,使一個人,獲得安心、如意的真正幸福之一門實踐與體驗的科學。
意識科學與心理學、超心理學,迥然不同。其差別如下:
(一)研究方法:意識科學的研究方法,是以中道為基準,來端正一個人在其日常生活裡面的想念行為之實踐與體驗。而藉此個人實踐中的切實體驗所得之宇宙間普遍性的神理、法則,成其理論系統。心理學和超心理學,是藉統計學以歸納其對人的心理或第六感、念力的狀態來成其理論。
(二)研究範圍:意識科學的研究範圍為一個人的整個意識,即表面意識、想念帶、潛在意識、心。這裡所說的表面意識(Sensory Consciousness),就是一般所稱的心,潛在意識(Maha Pania Consciousness),乃是一個人在轉生輪迴當中,所獲得的智慧總和。心即是一個人無法騙自己的,不忍人之心的根源所在。此潛在意識,和心理學或超心理學上所說的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或超意識(Super Consciousness)即俗稱的第六感相異。潛意識,是意識科學上的,想念帶在表面意識這一面的一個人這一世的一切想念行為的記錄慣性。超意識是一個人的表面意識中,感知滲透過想念帶之,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的念波、電波、或光波之部份。因此,潛意識與超意識,其實都是表面意識,只是將原來的表面意識的內容,加入其想念產生之慣性(潛意識),或包括一些四次元以上的內容而已(超意識)。
因此,以意識而言,心理學和超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僅為意識科學中的表面意識而已。
(三)研究目的:意識科學,以實踐八正道,來端正一個人的想念行為,使其想念帶破裂,潛在意識流露到表面意識,而受用它,令一個人憶起、體驗自己過去很多世的轉生輪廻的事實,而真切地體驗到生命的永恒性、人生的可貴處。並且感知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的諸現象,進而自由自在地往來四次元以上諸世界,體會相扶相助、相輔相成的宇宙神理、法則,使個人獲得安心、如意,家庭完成調和,社會臻於大同。
心理學,以追求人的現在的心理狀態的發生原因,而引導人的想念,趨於積極方面。
超心理學,即以開發人的第六感,和增強人的念力,而探知第六感之感知內容,及念力的相互感應狀態。
(四)利弊:意識科學,以實踐八正道為根本,要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合乎中道、客觀、調和、慈悲、愛地在每秒的日常生活裡,使自己的想念行為,合乎看得正、想得正、說得正、工作得正、生活得正、努力得正、願望得正、反省瞑想得正。這樣,想念帶破裂,潛在意識流露到表面意識,受用潛在意識,憶起過去世,明白宇宙神理、法則,感知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現象,往來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獲得心安、如意等結果,就會如同副產品般地自然湧至。並非為了求這些結果而實踐八正道,而是實踐八正道後,便能自然地獲此結果。因此意識科學,無論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是有益無害。
心理學本身是無害的。問題是心理學,雖然在探求一個人的現在心理的原因所在,但遺憾的是,它所改善的原因,只是包括這個人的行為,以及其周遭的人的行為與環境而已。並沒有去除這個人存於心中的汚垢,和修正其想念帶的記錄。這樣就不容易獲得如期效果了。
超心理學,是一門很危險的學問。其弊端在第六感之開發,和念力的增強。一個人的想念帶未破裂,潛在意識未流露到表面意識,未能受用潛在意識的話,就無法切實地感知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現象,即無法看到四次元以上諸世界的人或動物,不能和他們直接對話。這樣的話,因四次元以上的世界,有光明的世界,亦有黑暗的世界,所以超心理學所開發的第六感,其感知內容,有可能發自活在黑暗世界的地獄靈或動物靈。由於具有第六感的本人,看不到給他第六感內容的對方,因此,如果對方是地獄靈或動物靈,這個人就有被該地獄靈或動物靈,憑依的可能了,這是人生最可怕的着魔。
而念力的增強,如果發念力的本人我執重,即一般所說的心(即表面意識)中的汚垢多,而未將它去除的話,念力愈強,即所發露的念力中的我執含量愈大。這樣則其念力,感應地獄靈的力量便愈強,即其念力所表現出來的結果,為地獄靈或動物靈之力量,即魔力的機會愈大。若如此,其念力便非本人的表面意識,所發露的想念之力了,此亦着魔現象。
第六感的開發與念力的增強,由於研究者,很容易發露貪婪為主的執着的想念行為,因此也就很容易着魔。加以本身又看不到,給他第六感或念力的在四次元以上之世界的對方,所以就很容易為地獄靈或動物靈所乘了,這是超心理學的最大弊害。若言其利,乃是令人稍微明白心的世界,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觀念遊戲,而是有其實質上的東西存在,這一點罷了。(光華雜誌第3期1975冬季號)